知識管理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Leobard-Barton的研究,探討一個具有有效地知識管理策略的公司爾後在1970年代後期,Everett Rogers與Thomas Allen也提出了我們如何產生知識,使用知識並且讓知識在組織裡傳播的理論。在1980年代中期,雖然古典經濟理論忽略知識的價值,但是知識作為競爭資源的重要性已然呈現,不過許多企業依然缺少可以管理知識的策略與方法。
體認到組織化知識的重要性正不斷提升,並且在企業營運中增加越來越多複雜的產品與過程,企業開始疲於應對,便開始導入計算機技術以應付日益龐大的知識。Doug Engelbart在1978年開始導入人工智能,開啟了早期知識管理的年代。Rob Acksyn與Don McCracken更提出了知識管理系統(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,簡稱KMS)。
1980年代更可以看到基於人工智能與專家系統而開發的知識管理系統,提出了現在經常聽到的「知識獲得」、「知識工程」等概念。而「知識管理」一詞也正式進入專有詞彙中,為了讓知識管理能夠有技術基礎,1989年開始,與知識管理相關的文章開始在各類月刊上出現,第一本講授有關組織學習與知識管理的專書也在此時印行。
1990年代開始,許多歐、美、日等著名的管理顧問公司,開始導入知識管理程式。1991年Tom Stewart在「fortune」雜誌上發表「Brainpower」文章,開始介紹知識管理,這時候可說是知識管理的蓬勃發展時期。
而在1990年代中期,知識管理開始盛行,這要感謝網際網路的發展所賜。各個知名的知識管理研究團隊都紛紛開設網站,或與其他團隊藉由網路溝通討論,當各個團隊開始注重管理顯性與隱性知識,並且試圖取得平衡以獲得競爭優勢時,各類相關的研討會與會議也不斷的舉辦。管理學者彼得杜拉克在所撰寫的〝後資本主義社會〞(post-capitalist society)一書中,指出知識在社會演進的過程中,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,目前正進入第三個階段:生產力趨於仰賴專業知識工作者,從事對於心之事的發展與應用。
知識管理發展至今已數十年,從各種不同學說與角度切入都有自成一派的學說與理論,但總不脫一定的範疇。知識由人而生,各種不同的工具只有讓人可以更輕便地儲存、組織、管理及分享知識,才能達到知識管理的目的。
十年前,資訊廠商大力鼓吹知識管理系統,也提出「知識是企業最重要資產」的口號,造成一股熱潮,於是企業紛紛響應,不但要管理外顯知識,如各種出國報告、計畫書、結案報告等,還希望把員工腦子裡的隱性知識挖出來,例如要總務、採購人員把工作流程和心得、經驗文件化,要研發人員寫文章,把工作成果分享出來。
結果是雷聲大、雨點小,當專案開動的時候轟轟烈烈,要求組織內的員工全力配合,風潮過後,真正去參考和使用的人並不多。甚至到後來,有些歐美專家提出「知識管理已死」的警訊。
美國知識管理的大師,如普賽克等人,有鑒於第一代知識管理的成效不彰,開始推動第二代企業知識管理,他們認為應重視組織內非正式的溝通,鼓勵員工做面對面的接觸,透過人與人的交流、互動,建立信賴的環境,同時提供學習的空間。這就是大師們看到情感交流的重要性,並開始重視建立知識自然成長的企業環境。
隨著web2.0的興起,以使用者參與為主的網路資訊活動,重新為知識管理帶來新的生命。由傳統「組織知識管理」,逐漸又往「個人知識管理」邁進。web2.0的技術變革,譬如網頁程式語言的普及(PHP)、開放原始碼運動(Open Source)、一般性網路內容管理系統(CMS)的確定,導至部落格、wiki的盛行。因此,即便第一代的知識管理工作面臨一些瓶頸,但知識社會的發展並沒有因此停滯下來。
知識管理在企業中仍然有其重要性,只是因應文化環境、web 2.0工具、人性化的需求,而有階段性的演變,以致有人將知識管理的演進,區分為第一代的文件管理、第二代的文化變革和第三代的專家網絡社群(expert networking system)三階段。
知識管理並未死亡,只是蛻變成為另外一種更開放與自由的形式,就像由毛毛蟲變為蝴蝶一樣。它使用更簡單、開放和容易合作的工具,像部落格、圍記(wiki)、社會書籤(social bookmarking)和個人檔案等,這些都是美國許多先進公司正在採用的工具,而透過這些工具所達成的由下而上、草根式的分享與合作,就自然形成了企業學習與知識成長的生態環境。
資料來源:
中華知識管理應用協會 Knowledge Management Application Institute
「台北e大」學習論壇,知識管理討論區,自主學習第五講-知識管理死了嗎?
陳啟亮,由知識管理,到識知管理:談知識工作者的個人知識管理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